首页  >  新闻发布  >  图解图说  >  图片新闻 > 正文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成功投产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6-28

  • 6月26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中国海油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实现重大突破。图为施工人员操作机器人进行钢架构焊接作业。贾雪东 摄
  • “智能工厂”总面积约57.5万平方米,核心设施包括三大智能生产中心、七大辅助车间和八大总装工位,设计年产能为8.4万结构吨,拥有总长1631米的优质码头资源。重点发展油气生产平台等高端海工产品,打造集海洋工程智能制造、油气田运维智慧保障以及海工技术原始创新研发平台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图为施工人员监控智能化打磨机器人作业。李振国 摄
  • 作为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大量应用5G、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从项目管控、车间建造到厂区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为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模式。图为工作人员对智能工厂的生产数据进行监控。韩庆 摄
  • “智能工厂”主要包括生产系统、软件管理系统、场地支持系统和车间生产物流及材料配送系统等部分,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和各系统的精益集成,有力推动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从传统“人力工厂”迈向现代化“智能工厂”。图为智能化板材切割生产线下料、切割作业。韩庆 摄
  • “智能工厂”应用自动切割、智能仓储等先进智能生产设备400余台套,实现了从材料入场到划线、组对、打磨、焊接等车间预制流程的智能化,板材自动切割率达90%,甲板片自动焊接率达70%,总体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可提升20%以上,成本控制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大幅增强,提升工艺的同时保障了人员施工安全。图为作业人员正在对自动化板材切割数据进行分析。韩庆 摄
  • 海油工程联合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攻克了智能化排产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难题,创新应用“海洋油气装备大规模机器人焊接”等10项国内“行业首次”先进技术,实现了海洋油气装备制造工艺管理数字化、生产任务工单化、生产设备自动化和生产过程可视化,填补了我国海洋油气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制造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下一步,中国海油将大力提升海洋油气装备制造能力,为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为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全景。韩庆 摄

【责任编辑:李子红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